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胡锡进:为什么今天的人类需要共同反击趾高气昂的特朗普团队

  • 文学
  • 2025-04-07 00:14:03
  • 21

人类文明的演进中,经历过很多重要成果自我毁灭的至暗时刻。从中国公元前 3 世纪的焚书坑儒,到亚历山大港伟大的缪斯图书馆被烧毁之谜,再到相传蒙古军队 13 世纪将巴格达的智慧宫付之一炬,无数人类宝贵的典籍化为灰烬。

公元 21 世纪 20 年代,一个叫唐纳德 · 特朗普的美国总统以奇怪的 "MAGA" 口号攻击人类探索了几个世纪的贸易秩序,向全世界做出贸易宣战,他如果得逞,将摧毁加速人类进步的现代贸易文明,将国际关系重新拉回到丛林时代。

▲资料图

我不知道 " 特朗普大帝 " 这一恶行应当与历史上的哪场毁灭相提并论,老胡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历史吧。

广义来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建立的缪斯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建立的科学研究机构。缪斯宫附带一个图书馆,据说藏书高达 70 万卷。国王是绝对的 " 书痴 ",托勒密三世下令所有到港船只上的书籍都要送往图书馆进行复制,图书馆保留原本,归还复制本。

然而这座知识的圣堂最终遭遇了厄运。至于元凶究竟是谁,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说是凯撒大帝干的,有说是公元 4 世纪宗教冲突的恶果。流行更多的说法是公元 7 世纪,阿拉伯帝国将领率军攻占亚历山大港,阿拉伯哈里发下令焚毁书籍,相传他说:" 若其书籍内容与《古兰经》一致,则无保留必要;若相悖,则更应销毁。" 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文献基本丢失,但这个说法也被很多现代学者认为是后人编造的。无论这座图书馆经历了几次洗劫,它的毁灭是积累的结果还是单一事件,它最终被人类自己毁掉了。

▲托勒密王朝概述图(图源:网络)

13 世纪,相似的情节在底格里斯河畔重演。一度令阿拉伯世界为之骄傲的 " 智慧宫 "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开启了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典籍被转译为阿拉伯文保留了下来,欧几里得、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盖伦的书卷放置在智慧宫的书架上,无数天文学家、数学家、医学家、哲学家日夜瞻仰研究。

主流观点认为,这座当时人类学术的圣殿在 13 世纪毁于一旦。公元 1258 年,蒙古西征军攻陷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数十万居民遇害,智慧宫珍藏的无数文献手稿被投入底格里斯河,河水被血和墨浸染,传说 6 个月才彻底散去。也有观点指出,智慧宫可能在 1258 年以前就已经衰落,而随着巴格达的陷落,蒙古帝国可能无意中促进了欧亚大陆的技术与思想交流。

无论如何,万幸的是,在这些人类文明的至暗时刻里,仍然保留着零星传承的火种。

▲欧洲文艺复兴示意图(图源:网络)

1453 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学者们带着珍贵的古希腊手稿逃往意大利,与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积累的溃散形成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对流。大批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又被欧洲人从阿拉伯文翻译成了拉丁文,他们的思想被传到欧洲,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毁灭与再生,文明就是这样曲折、痛苦地生生不息。

人们曾经自信地以为,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与两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理性、合作与秩序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不可动摇的基石。然而这一次,没有烈火焚卷,没有刀斧入宫,有的却是一句奇怪的口号 "MAGA" ——让美国再次伟大。在听起来理直气壮的语调下,特朗普想要摧毁的不仅是贸易秩序,更是理性与全球合作共识的基础。

西方学者认为,特朗普对自由贸易进行了根本性的打击。澳大利亚前财政部长马丁 · 帕金森周四评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时说," 我们过去讨论过全球贸易体系正在瓦解,而现在,它已经支离破碎。我们也讨论过自由国际秩序如何面临压力,现在,它已经崩溃。我的意思是,一旦这一切消失了,就再也没有了。而数十年来建立起来的一切努力都将无法复制。"

▲资料图

法国参议员克劳德 · 马尔胡雷在一个月前的演讲中就言辞激烈地怒批特朗普:" 华盛顿已成为尼禄的宫廷,一个纵火的皇帝(特朗普)…… 这对自由世界来说是一个悲剧,但首先是美国的悲剧。"

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自由贸易发展史,贸易促进了分工,把人类发展放在了专业化的车轮上。贸易从很小的社会圈里逐渐走向广阔的世界,克服了地理阻隔、战争风险以及国家边界的门槛,最终形成以 WTO 为主导的全球有秩序的、越来越自由的世界贸易体系,这个秩序前所未有地促进了人类商品的大流转,让科技成果、资金和产品都实现了流转速度的最大化。

现在特朗普想要断然摧毁它,如果他得逞,很可能产生比文明史上的几次灾变更恶劣的后果,因为它带来的是体系性伤害。特朗普焚毁的不是几本文献,他焚毁的是人类文明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规则。所以,整个人类必须站起来,共同对抗特朗普和他趾高气昂的团队。

有话要说...